设为主页
加入收藏
网站首页
最新资讯
经济建设
美食展示
休闲娱乐
美丽风景
特色文化
网站指南
休闲线路
发展历程
联系我们
视频锦集
黄冈旅游
最新资讯
打好山村疫情防控阻击战——胜利
采撷大别山之:胜利镇陈家山“守
陈家山上米酒香
新春走基层 | 高寒山区,大伙喝
今日小年:过了今天就是年!
2017你若陪伴,2018我们不散.
大别山的琼浆玉液----陈家山村老
大别山下陈家山,守古原浆爽无边
酒香不怕大山深,“守古老米酒”
故乡陈家山的老米酒与挂锅
经济建设
酒厂建筑工地现场!
米酒厂坊建造开工
酒厂今天吉向定基
路窄车多,行车不便。
酒厂建筑工地现场!
米酒厂坊建造开工
酒厂今天吉向定基
路窄车多,行车不便。
当前位置:
首页
>
特色文化
>
信息文章阅读
东腔戏详细介绍
编辑:踏雪无痕 丨 来源:未知 丨 阅读次数:
所属地区: 湖北 · 黄岗 · 罗田县
文化遗产名称:东腔戏
遗产编号:Ⅳ-2
遗产类别:传统戏剧
申报日期:2007年
申报人/申报单位:罗田县
遗产级别:
市
联系方式:
东腔戏又称东路花鼓,以哦呵腔、畈腔等山野唱腔行板,以锣、鼓伴奏为主,富有大别山地域特色,
是源自西路花鼓的楚戏的姊妹剧种,清中叶至今在这里世代口耳传授,从第一代师祖陈兴太至今已有9代传人,
前7代的多名老艺人20年前就上了《湖北省文艺志》。
在陈家山垸内,至今还保留有一座历经200年风雨的古戏楼,厅堂内悬有师祖陈兴太题写的匾额“源远流长”。
这里的男女老少都能唱上几句东腔,今年70多岁的陈月舟,全家人可合演一台戏。“
文革”期间,村里的戏班曾遭禁查,但人们仍私下口耳传承,村里东腔戏班的现任召集人陈贵生便是那时开始学唱东腔的。
9代传承中,陈家山戏班打破了过去女戏男唱的传统,开始培养女演员。目前戏班的演员能唱东腔戏72种板腔中的50余种,保留有《珍珠塔》、《秦香莲》、《天仙配》等30个大本子剧目和《拦马》、《教子》、《站花墙》等30个中小戏剧目。
如今,陈家山戏班在罗田、麻城、金寨、新县仍颇受欢迎,每年正月初八以后,戏班子便外出演戏,直到阳春3月才回家忙春耕。每逢传统节日、婚丧喜庆,方圆百里的乡亲有请必到;县城广场、村野山坡、农家堂屋、洞房花烛的新房都是他们演唱的舞台。据介绍,陈家山村民风淳朴,自土改以来村里尚无一人违法犯罪。
“东腔戏可是个‘老古董’了。”罗田县文化局郭小双局长告诉记者,唐宋时期,罗田当地村民在劳作和生活之余,自发创作了“哦嗬腔”、“畈腔”、“采茶调”等民间声乐,特别是遇上农忙季节,冲冲畈畈“哦嗬”声一片,这边唱来那边和。嗓子好的歌手,歌声可翻滚几个山头。再加上独特地貌产生的自然回声,就形成了激荡人心的歌涛。苏东坡任黄州团练副使(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副司令员)时,有一次视察罗田,就被罗田“畈腔”所震撼,称唱歌者为“鸡人”。而东腔戏正是在“哦嗬腔”、“畈腔”、“采茶调”等基础上产生的。
“东腔戏的发声部位在咽喉,按照今天的标准,它不属于科学的发声方法,但它确实是原生态的。”郭局长说。
村民陈桂明是东腔戏第六代传人,也是目前陈家山东腔戏业余剧团团长。他介绍,陈氏东腔戏有一个不成文的族规,就是只传本族,不传外人。过去还有“传男不传女”的规定,因为东腔戏有“女戏男唱”的传统,但在9代传承中,这一传统被逐渐打破,陈家山开始培养女演员,“不过只教媳妇,不教姑娘。”
陈师傅还介绍,为防止手抄传误,陈氏东腔戏一直没有剧本,全靠师傅一字一句、一招一式地口口相传,这使得陈家山的东腔戏始终保持着古老的原生态。现在,陈氏东腔戏祖传下来的大小悲喜剧共有30多本,如《全家义》、《血掌印》、《白布楼》等。
注:文字内容引用
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系统
上一篇:
罗田板栗
下一篇:没有了
网站首页
最新资讯
经济建设
美食展示
休闲娱乐
美丽风景
特色文化
网站指南
休闲线路
发展历程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
陈家山
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
OR系统>>
主办:
罗田·陈家山
承办:
骁惠网
鄂公网安备 42112302000013号
·
鄂ICP备13017430号-5
Powered by
DedeCMS
Inc